助力产业工人学历能力“双提升”
日前,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广泛实施求学圆梦行动 推进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面向产业工人,提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产业工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对产业工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能力强、学历高的产业工人,才更容易接受新技术,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对产业工人来说,能力与学历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提高能力与学历能实现自身与企业的“双赢”。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202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曾明确提出,健全职业发展体系,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可以说,《意见》是对这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当下,不妨用好既有经验,持续提升产业工人自我精进的内驱力。自2016年起,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就启动了求学圆梦行动,助力农民工学历素质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意见》在此基础上,将行动实施对象从农民工扩大到产业工人。因此,可持续挖掘并宣传好自觉提升能力和学历的产业工人先进代表,用他们的事迹感染、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农民工、产业工人树立和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提升产业工人的能力与学历,还要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培养体系,《意见》对此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引。例如,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产业工人教育特色专业、特色项目;充分发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作用,开放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完善产业工人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标准体系,健全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技能岗位互相贯通的长效机制等。这些举措着眼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育资源的供给,以及企业的深度参与等,为产业工人的能力与学历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然,提升产业工人的能力与学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工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协调配合。各地政府可依据中央文件出台更加具体的支持政策,引导当地学校与行业企业加强有关产业工人的培养合作,共建产业工人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或培训中心等,为培养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作者系浙江省教育宣传中心发展规划部副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25日 第02版
作者:朱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