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周记|韶关始兴枇杷成熟上市;河源和平30万亩竹林破土生“金”

来韶关始兴“抢鲜”!一口枇杷,满是清甜好时光
随着春日的脚步渐行渐深,韶关始兴县的大果枇杷开始成熟上市了。记者在该县太平镇水南村湘南枇杷园看到,枇杷果挂满树梢,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枇杷的清香。(记者 欧阳志强)

果农喜丰收
【视频】“河”力百千万 | 竹海深处,这30万亩竹林如何破土生“金”
一声春雷响,万根竹笋生。正值春季,在河源市和平县的上陵镇翠山村竹林里,阵阵春风过,翠竹在风中摇曳,竹林焕发着勃勃生机。在这个眼下正是采春笋、吃春笋的时节,绿竹强村笋干工坊在上陵镇翠山村正式投产,进一步完善竹产业链,增加示范带动效应。(吴奕镇 袁文康)
Transparency
清远佛冈汤塘村:建设温泉康养特色民宿旅游村
温泉民宿数量突破104家,带动村民就业超380人,年创收达3200万元……近日,记者从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获悉,近年来,汤塘镇汤塘村依托生态资源与区位优势,以氡温泉民宿产业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记者 梁辉森)

汤塘村俯拍图
鼍城又来“客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青脚鹬集群迁徙经停阳江
在阳西县溪头镇北寮村,数百亩的红树林在陆地与海洋之间绘就一条生机盎然的绿带,筑起底栖动物、珍稀鸟类的安居之所。该村被评为广东省十大观鸟胜地,还入选了广东省“百鸟争鸣”旅游线路。北寮村散头咀自然村附近的沙滩是最佳观鸟点,每年都有从天南地北来的“鸟友”蹲守拍摄。当下正是候鸟迁徒季,阳江的水鸟种类繁多,每天拍都拍不完。(记者 戴灵敏)

勺嘴鹬
深汕乡村小道焕新颜:一条路上品民俗风情,一条路上赏湖光山色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对红罗路、龙山路进行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努力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为红罗畲族村、新里村农特产品“出村进城”、招游引客谋发展蓄势赋能,助推深汕“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记者 宋王群 李晓雨)

龙山路整治后航拍图
【视频】城市美学 魅力绽放 | 珠海高新区那洲村:那洲画意 烟火交融
建于明朝景泰年间的那洲村,东邻会同,西临那洲林场,拥有五百余年的历史。这里山环水绕、翠竹绿道,丰富的艺术收藏、多样化的展览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使传统村落变身极具诗情画意的艺术村。(记者 郑达)
【视频】“乡村CEO”激发农村集体经济新活力,佛山选派第二批乡村职业经理人到127个试点村
去年以来,佛山结合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把集体经济组织改革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派职业经理人,成效不断显现。记者了解到,4月初,佛山又选派了第二批乡村职业经理人,到127个试点村担任“乡村CEO”。(记者 张闻 王泽宝 )
【视频】老旧古村变身文学热土,“作家村”写出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新答卷
在古村巷尾的一角、在阳光和煦的露台,作家、文学爱好者聚在一起,聊文学,谈理想;周边居民纷至沓来,悠然地休闲散步,畅享惬意时光。这样的场景,在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寻常可见。如今,这座“诗意村落”不仅成为广东一张闪耀的文化名片,更以“文旅融合”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让居民与游客共赴“诗和远方”。(记者 王俊伟 石梦卓)
青春赋能“金色产业”: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解码蓖麻循环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湛江科技学院“蓖麻似金”项目实践团走进粤西蓖麻种植基地,通过实地考察、技术交流与生态评估,探寻特色农业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记者 余胜容)
整理、海报|张宇庭 孙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