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凌小蛰”救护进入新阶段
更新时间:2025-04-15 09:05:00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4月14日,从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传来喜讯,经过救护人员40天的悉心救治,命名为“凌小蛰”的雪豹幼崽状态显著改善,自4月14日起,其救护工作正式迈入第三阶段。凌小蛰的救治进展,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广泛关注。
今年3月5日14时40分,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宁植物园)接收了一只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的濒死雪豹幼崽,工作人员将其命名为“凌小蛰”。雪豹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外生存面临诸多挑战,这只幼崽的状况更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在第一阶段的重症抢救期(3月5日至3月24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迅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金艺鹏教授团队,组建了一支由12名专家组成的医疗组。医疗组通过抢救性治疗,维持凌小蛰的基本生理体征,积极开展镇痛抗感染治疗,并调节其身体机能状态,全力挽救它的生命。令人欣慰的是,在此阶段,凌小蛰开始自主进食,头部和四肢的活动状态明显改善,还恢复了一定的爬行能力。
3月25日至4月13日,救护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基本功能康复阶段。基于全面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结果,医疗组及时调整救治方案,着重恢复凌小蛰的消化吸收、营养代谢、神经和肌肉运动等功能。经过19天的努力,凌小蛰逐步恢复了站立、行走和跳跃能力,整体身体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自4月14日起,救护工作进入第三阶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选派了18名专家援助凌小蛰医疗组。专家们再次调整救治方案,以保证凌小蛰正常发育、促进神经支配能力、改善运动协调能力和提升综合免疫能力为主要目标,期望凌小蛰能够接近或达到圈养雪豹应具备的各项生理生存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