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粤闽联动智慧救援 广东举办高速公路防汛抢险联合应急演练

更新时间:2025-04-10 17:13:00

特大暴雨、山体滑塌、大量土石冲入路面、高速公路交通中断、多台车辆滞留、大量人员被困……

4月10日上午,如此危急的情况在广东省交通集团梅州天汕高速上演。这是广东省高速公路防汛抢险联合应急演练的一幕。

多部门进行演练准备

龙舟水”将至,粤闽多部门联动实战演练

广东汛期通常从3月底到4月初开始持续到10月。尤其是端午节前后,会有一段强降水较集中的时期,常常出现连续多天大雨、暴雨,甚至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俗称“龙舟水”。近日,广东省安委办、省减灾办、省应急管理厅会同有关单位召开研判会。经会商研判,第二季度广东开汛或接近历史同期略偏早。

清明节后,气候转暖,雨水渐增。本次演练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梅州市政府和广东省交通集团主办,蕉岭县政府、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梅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承办,联合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龙岩高速公路支队、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龙岩管理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有限公司蕉岭分公司、广东电网梅州蕉岭供电局等12家单位,共同开展“强化使命担当打通生命通道”2025年广东省高速公路防汛抢险联合应急演练。

演练会场

演练重现去年某高速突发多处山体滑坡、区域通讯中断、夜间持续降雨、大量车辆滞留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应急抢险场景,152名抢险人员参与实战,170余人现场观摩,1200余人线上观看直播。活动通过“情景还原——问题溯源——对策推演”的三维复盘,为本次演练注入实战基因。

进行应急发电

广东交通集团总经理刘晓华表示,高速公路作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出行的关键交通设施,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此次演练是在复盘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发挥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快速发现、快速救援的联动机制,提升自然灾害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协同配合能力。

新型装备加持,全力开展智慧救援

无人机紧急升空,卫星电话穿透雨幕,应急指挥中心大屏跳动着红色预警……

演练开始,高速公路边坡监测预警系统率先触发红色警报,信息实时推送至监控中心。天汕高速管理单位广东梅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高速交警、路政、养护、拯救等部门迅速赶赴现场,疏导车流、滞留人员,同步实施交通管制,为后续抢险争取宝贵时间。

光纤检修

演练中,科技装备成为提升救援效率的关键。当现场因信号中断陷入“失联”状态时,无人机按预设航线自动巡检,将多角度画面实时回传指挥部;路政人员启用卫星电话保障通讯畅通;AI智能视频轮巡、边坡监测系统持续提供数据支撑。随着“夜幕”降临,迅速启动系留式照明无人机,精准悬停在空中,为救援行动提供关键支持。

利用“无人机”喊话疏导滞留人员

梅平高速总经理赖冠宙表示,已在21处路段布设重大灾害监测预警及管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测153座重点边坡、21座重点桥梁的位移、沉降等关键参数,同时为中心和5个路政中队共配备6台卫星电话,极端情况下确保指挥畅通。

广东交通集团目前营运管理高速公路里程已达8181公里,隧道、桥梁、边坡众多。集团聚焦“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关键思路,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现灾害事件的智能监测、自动预警、有效管控。截至2025年3月底,已完成850处边坡、300座桥梁、35座隧道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对73处高风险路段建设了突发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同时,集团赴同济大学等进行智能防灾减灾技术交流,与院士团队和科研机构开展“道路工程地灾预警AI大模型分析系统”、“交通基础设施智能防灾减灾与韧性提升技术”等研究,探索构建“天空地”、“点线面”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遥感遥测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集团高速公路监测预警能力。

跨省跨部门协同筑牢防汛“安全网”

蕉岭县广福镇作为梅州“北大门”,其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跨区域协作尤为重要。为此,此次演练特别邀请福建高速交警、路政,以及梅州地方通讯、电力等单位参与,探索粤闽跨省、跨部门联动机制。

现场实施交通管制

演练持续约1小时,面对多处山体滑坡、区域通讯中断、大量车辆滞留等困难,各抢险队伍连续奋战,通往梅州广福镇的生命通道及时抢通,所有滞留车辆、人员安全撤离。演练全面总结复盘以往防汛救灾的实战情况,检验了极端复杂情况下无人机勘察、无人机照明、卫星电话等新型装备的有效性,尤其强化了跨省、跨区域、跨路段联动能力,为即将到来的汛期开展各类应急处置工积累了实战经验。

及时抢通生命通道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演练为山区高速公路极端降雨条件下开展复杂应急处置和救援积累了实战经验,也是多种应急装备在高速防汛抢险中的应用的一次有益探索。希望各方各单位通过演练,进一步总结经验、磨合机制,提升高速公路防汛能力,坚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骆田子

通讯员 粤交集宣、粤交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