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省冬末春初气温创15年同期新低

更新时间:2025-04-07 19:28:00

近日,西宁持续升温,清明时节一片春和景明的画面,市民纷纷换上春装,迎接阳光明媚的假期。“今年冬春之交气温反反复复,天气‘翻脸’比翻书还快,羽绒服和短袖在阳台上演‘四季同框’,清明假期终于等来了春天。”不少市民调侃说道。

据省气象局气候影响评价分析,今年2月至3月我省遭遇罕见持续性低温天气,平均气温创近15年最低纪录。3月26日前后,我省寒潮来袭,气温出现断崖式降温,西宁单日最低气温骤降16℃左右,我省部分地区气温累计下降20℃以上。

  气象监测表明,今年2月至3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9℃,其中2月偏低0.6℃,3月降幅扩大至1.1℃,创近10年同期最低值。类似2至3月持续性低温天气现象,自2000年以来仅出现3次,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更显异常。时段内仅1月第6候、2月第1候气温偏高,其余各候均低于常年,3月第4候偏低达3.9℃,刷新1985年以来同期最低纪录。

  频繁南下的冷空气引发10轮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数据显示,全省累计出现重度寒潮95站次、中度99站次、轻度130站次,单日最低气温降幅6.0℃至16.6℃。极端低温与异常环流叠加,3月第6候出现2008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青海湖流域、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以及西宁、平安、贵德等96站次遭遇17.2至29.0米/秒大风侵袭,55站次出现沙尘天气,茫崖市沙尘暴致能见度骤降至52米,对交通出行造成不利影响。

  气候专家分析,此次极端天气与北极涛动异常、西风带剧烈震荡密切相关。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次增加、强度增强的特征愈发明显,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相关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目前青海已进入春季气候敏感期,专家建议重点关注东部农业区墒情差异可能引发的春播不均衡,环柴达木盆地融雪性洪水风险,以及持续低温对高海拔地区牧草返青的延迟效应。


(来源:西宁晚报)

编辑:张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