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兰州市民“瘦身热”持续升温减重门诊成为健康管理新宠

更新时间:2025-04-07 10:02:00

原标题:兰州市民“瘦身热”持续升温减重门诊成为健康管理新宠

甘肃省中心医院医生为减重患者做检查

兰大二院减重与代谢外科门诊副主任医师魏秋亚(左一)和团队正在为大基数肥胖患者做手术。

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深入推进,兰州市多家医院积极响应,纷纷开设减重门诊,结合中医传统疗法与精准医疗技术,为市民提供科学减重方案。从穴位埋线到代谢外科手术,从公益挑战赛到多学科诊疗,减重门诊不仅成为市民健康管理的“新宠”,更掀起了一股“瘦身热”。

专业医护团队全程陪伴指导

市民踊跃参与减重挑战赛

3月初,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发布了减重挑战赛信息,曾经在电影中出现的全民参与的减肥盛事从银幕搬到了现实中。市民可通过该院老年医学科减重门诊挂号,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的全天以及周四、周六的上午,前往住院部1号楼6楼中医综合治疗室进行体验。

这次推出的减重比赛中,市民可以免费享受两次人体成分分析、免费体验一次微创穴位埋线,由专业医护团队全程陪伴指导、共同汇聚专属社群,告别孤军奋战来增加减肥成功的可能性。为期一个月的比赛最终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记者了解到,自从减重挑战赛信息发布后,想要科学瘦身的市民络绎不绝。而老年医学科减重门诊的门诊量,从以前的20多个人增加到近100人。该门诊副主任医师靳鹏超介绍,这次加诊的周末,两个半天时间方便上班族减重体验。减重门诊以针灸、拔罐、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疗法为核心,通过调节气血、改善代谢实现健康减重。例如,微创穴位埋线技术通过植入可吸收线持续刺激穴位,抑制食欲并加速脂肪分解。满足14岁、BMI数值大于24,女性避开生理期即可前往体验。

除此之外,中西医结合减重成为部分社区的医疗延伸服务。记者了解到我市的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中西医联合门诊,结合体脂检测、代谢分析和中医调理,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减重服务,尤其受到上班族和老年群体欢迎。

减重手术、微创手术

让不同“胖友”成功瘦身

在各大医院的减重门诊科室,除了日常常见的中医及营养减肥方式外,对一些体重较大、代谢方面存在问题的患者来说,经过多学科专家联合评估后,减重手术、微创手术是他们的不二之选。

甘肃省人民医院作为国家级肥胖精准诊疗基地,联合北京专家团队,采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等代谢外科手术,为重度肥胖患者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同时,医院通过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整合内分泌科、营养科、心理科等资源,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方案,覆盖从筛查到术后管理的全周期服务。

今年1月,兰大一院外科内镜中心成功实施甘肃省首例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为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了不开刀的新选择。该技术通过胃镜植入支架,延缓食物吸收,3个月内患者平均减重11-17公斤。临床营养科则凭借“医学营养减重教学单位”资质,推出“5+2轻断食”“体成分动态监测”等特色服务,累计帮助数千名患者实现科学减重。

兰大二院的多学科体重管理门诊副主任医师魏秋亚也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一位患者手术前体重230斤,术后第一个月就减重30斤,最终减至170斤,同时改善了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还有一名体重严重超标且伴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男性患者,实施减重手术后终于踏上健康之旅。该患者身高176cm,体重却高达280斤。长期以来,他饱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等多种疾病困扰。术后,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立马消失,体重下来了,睡觉睡得可香了。

多学科协同

打造一站式减重服务

多学科体重管理门诊是数家医院推出的一大特色。患者只需挂一个号,就能获得由多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评估。这些专家会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

兰大二院的多学科体重管理门诊涵盖减重与代谢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心内科等多个科室,从不同角度对肥胖患者进行全方位评估与干预,为病情复杂的肥胖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减重与代谢外科门诊副主任医师魏秋亚称,现在每天门诊大概有十多个人,主要咨询体重管理,体重引起的疾病问题。其中女性偏多,职业人群以老师、公务员、白领为主,健康大于身材管理的诉求。

在甘肃省中心医院,由内分泌科牵头主导的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于近日开诊。在过往的就诊案例中,有许多青少年也存在减重的困扰。其中有一位要参加中考的男生,在就诊时属于典型的肥胖。同时有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男生有减重需求,当时的内分泌科室通过一系列检查问诊后,给孩子制定了饮食+运动的方式,严格控制他的体重。按照正常的减重范围,孩子在一个月时间里瘦了五六公斤。对此家长很满意,孩子也自信了起来。而孩子的爸爸也有减重需求,在加入减重团队后一个月时间,爸爸也减重了4公斤,这样一来相当于一个家庭减少了8公斤。

分层管理

为患者匹配最佳减重方案

魏秋亚称,根据我国体重指数(BMI)标准,18.5以下可能存在营养缺乏风险,18.5-24为正常范围,24-28属于超重,28以上则判定为肥胖。其中,28-32.5为轻度肥胖,32.5-37.5为中度肥胖,37.5-50为重度肥胖,超过50则为极重度肥胖。针对不同程度的肥胖,兰大二院遵循分层管理理念,为患者匹配最佳减重手段。

小基数超重人群(BMI24-28),通常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就能实现体重的有效下降。然而,部分患者为求快速减重,会选择针灸、埋线、药物或内镜支架等非创伤性治疗方法。对于大基数肥胖人群(BMI大于32.5),运动往往受到限制,因为过重的体重可能损伤膝关节、踝关节和腰椎。这类人群即便积极配合多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效果也可能有限,且存在体重反弹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可能是最佳选择。

除饮食和运动干预外,兰大二院还提供药物治疗、针灸减肥、代餐产品辅助等多种减重方式。

做好科普工作 呼吁科学就医

减肥其实应该是减脂

网上有戏言称“减肥是女生一辈子的事业”。孙波坦言,回归减重的核心,无论是用药物还是针灸,这些其实都只是短暂的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易瘦体质,是最终需要达成的目标。另外,减肥人群总是喊着减重,其实应该是减脂。

在门诊上,有位青春期的女孩体重较大,由于高中学习压力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运动,这位17岁的女孩身高1.68米,体重110公斤,被确诊2型糖尿病,又有高脂血症,有胰腺炎的高风险,医生为她量身定做的方案需要用药做辅助帮助控制血糖。然而药用了不到一周,女孩觉得不舒服停药了。停药后,女孩仍然想要减肥,通过不停饿自己的极端手段来减重。第二个月复查时,各项生化指标都有问题,她的体重虽然减了5公斤,但是减掉的其实是自己的肌肉,体脂率从32%上升到37%,内脏脂肪的指标反而更高了。

前段时间,女性减肥风靡打司美格鲁肽针抑制食欲。一打针,身体恶心,呕吐不想吃,食欲是抑制了,体重也瘦得很明显,但实际上没有合理的膳食和良好的运动习惯,快速减掉的不一定是脂肪,有可能是宝贵的肌肉。医院除了中西医诊疗手段,其实最重要的是要为减肥人群做很多的科普工作。

成立多学科门诊,主要是两个宗旨,第一,回归健康的生活状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短期瘦下来不如拥有一个易瘦体质、易瘦的生活习惯,长远来看受益时间更长。第二,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私人定制属于自己的良好健康生活习惯。

魏秋亚提醒,想要减重的人群,首先要通过科学指标评估自己的胖瘦程度,避免主观臆断。在选择减重方法时,应参考权威媒体和优质科普内容,若有疑问,需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咨询。切勿轻信非正规医疗机构的宣传,以免损害健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首席记者 苏晓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