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让廉洁文化如“春风化雨”沁润心田
从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到明代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悠悠千年,廉洁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追求的珍贵品质,廉洁文化也始终如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新时代踏入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廉洁文化建设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将其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场“静水流深”的持久战,唯有以文化浸润心田、以制度筑牢防线、以创新激活动能,方能将清廉之美融入时代脉搏,让其如春风般廓清“思想迷雾”,如春雨般浸润人心。
01
创新形式,让廉洁文化“活”起来
廉洁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廉洁元素,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历史上的清官廉吏事迹,融入时代内涵,讲好廉洁故事。以大众当前喜闻乐见的动画、情景短剧等多样形式展现廉洁故事,使廉洁文化借网络热度广泛传播。将廉洁文化融入现代技术,借助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打造可互动的廉洁场景,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廉洁文化魅力。将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的理念融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年俗活动,通过各类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廉洁理念既贴近生活又深入人心,实现从“说教式灌输”向“沉浸式体验”的转变。
02
深耕阵地,让廉洁教育“实”起来
廉洁文化需扎根基层方能枝繁叶茂,依托历史文化遗址、纪念馆等,建设廉政教育基地,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熏陶,更好发挥廉洁文化的教化功能,增强教育效果。以非遗项目为载体,让廉洁文化更具感染力、穿透力、影响力。用好红色文化,传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革命精神,有效整合红色资源,着力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廉洁文化专题展览、革命文化故事情景剧展播、红色文化故事宣讲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03
以文化人,让廉洁警示“动”起来
文艺作品是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以打造特色品牌为牵引,拓宽形式载体,创新方式方法,以剧本、公益广告、书籍等形式推出廉洁文化产品,拍摄制作廉洁主题微视频,创办廉洁文化艺术作品展和主题演讲比赛,通过艺术感染力触动心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崇廉拒腐、尚俭戒奢。
04
制度护航,让廉洁生态“稳”起来
文化引领需与制度约束同频共振,要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坚持制度固廉,推动清廉要求转化为具体约束。用好案件资源,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拍摄警示教育片,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将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融入清廉阵地建设内容,切实讲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故事。
05
久久为功,让清廉风尚“成”起来
廉洁文化建设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润物无声。需要制定长期规划,分阶段、分目标推进,每年设定重点工作,持续跟踪推进。同时,开展 “廉洁文化传承接力活动”,让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鼓励不同主体接力传播廉洁文化。如,家庭传承廉洁家风,学校培养学生廉洁意识,让廉洁意识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未来社会培育出正直、诚信的建设者。在企业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激励企业摒弃不正当竞争手段,凭借自身实力谋求发展,形成全社会接力传承的良好局面,让清廉风尚深深扎根于社会土壤,成为全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当廉洁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方能凝聚起激浊扬清的磅礴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来源:梁河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