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劳动模范陆萍:为中国钢绳争得国际话语权

更新时间:2025-05-01 16:29:00

陆萍是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作为我国钢丝绳行业首位国际标准起草者。多年来,她聚焦国际前沿,主持起草两项国际标准,主持和参与了14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为中国钢丝绳行业争得了国际话语权,以持续科技创新,引领中国钢丝绳行业参与到更广更深的国际竞争。

4月29日上午,记者在贵州钢绳集团生产车间看到,陆萍带领研发团队技术攻关的新产品——智慧钢绞线样品已试制成功。这种内置“光纤大脑”的智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风电等领域安全防护监测,标志着中国钢丝绳技术正向智能化时代进军。

“智慧钢绞线应用在山体锚固当中,能随时监测山体安全情况,一旦有异常的信号,会被我们的智慧钢绞线所监测到,随时传输给我们的后台控制系统,及时的做出预警和防范。”陆萍这样说。

2012年,贵州提出主导修订ISO2408钢丝绳国际标准的项目提案,作为中国外派专家,陆萍申报了该项目并负责起草。在当时,没有任何经验,语言障碍、国际化差异、庞大的数据验证……每一件都看似难以逾越的高山。

“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大国,但是由我们中国人来主导起草的国际标准却不到百分之一,在钢丝绳行业标准更是这样一个现状,基本上是由欧美发达国家的专家来主持起草。”陆萍说。

为打破这一局面,陆萍带领团队历时5年,在全球多地组织技术审查会,出色完成项目答辩、技术数据论证等一系列繁琐复杂的工作,带领团队完成了ISO2408-2017《钢丝绳—要求》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

“眼前这条直径264毫米的钢丝绳,就是当时为了起草国际标准专门研发的新产品,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粗的六股钢丝绳。研发这个产品的目的,就是通过产品测试技术指标来定我们标准中的技术指标。”陆萍说。

2017年6月,ISO2408-2017《钢丝绳—要求》国际标准在全球发布,成为钢丝绳行业首个由中国人主导起草的国际标准,不仅为中国钢丝绳行业争得了国际“话语权”,更推动了中国钢丝绳行业的全球化进程。

“毫不夸张的说,谁起草标准,谁就掌握了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由我们起草国际标准,有利于打破国际上技术壁垒,推进中国钢丝绳行业国际贸易以及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陆萍说。

如今,陆萍团队研发的产品,成功应用于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10000米深海科考等国家重大项目和超级工程,并在多个重点领域成功替代进口,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和技术水平。

“我们生产的海洋永久系泊用钢丝绳,在2023年10月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在此之前,我们所有的永久系泊钢丝绳全部依赖进口。”陆萍说。

凭着高品质的桥梁主缆、吊杆钢丝绳和施工用绳等产品,目前,贵州钢绳已与全球4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

“我们研发团队的每个人,就像我们钢丝绳里每一根钢丝,大家目标一致,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努力向前冲。我将继续带领我的研发团队,攻克更多的“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为我们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陆萍满怀信心的说。

记者:谭波 陈春江 任芳 红花岗融媒:彭庆

来源: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