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是哪道门?

更新时间:2025-03-17 13:38:00

四合院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发现于陕西岐山凤雏村。北京内城的四合院,主要形成于元代。当时的元大都有50个坊、413条胡同。胡同中的建筑主体就是四合院。那么,它为什么叫四合院呢? 在一个方正的区域内,由东、南、西、北房屋所围合的院落被称为四合院。

民俗学家金惠先生管它叫四合房。也有的是三合院,即没有倒座房,临街一面是院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院落了。 按照四合院的规制可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四进院,等等,更高规制的还有五进院。简单地说,一进院就是一个口字形,二进院是一个日字形,三进院是目字形……以此类推。 二进院以上的四合院,一般在一进院和二进院之间还有一个特殊的门,堪称是悬空木雕精美之门的垂花门,也称二道门或二门。它是区分内宅和外宅的一道标志门。垂花门又分为一殿一卷式、双卷式、廊罩式和独立柱单梁式。 在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一书中多次提到了虚柱,那么,虚柱是什么柱?虚柱就是垂花门的垂柱。也就是说,垂花门的前檐柱是悬空不落地的,即占天不占地,称为虚柱。《营造法式》所说的“虚柱莲华蓬五层”,就说明了垂花门木雕雕刻的精美。如垂花门前檐悬柱下端又叫垂头。它的雕刻纹饰分为素方头、莲花瓣、风摆柳等。

著名文物专家朱家溍先生说,有垂花门的四合院,就称为了宅门,也就是说建筑规制高了。 从古代建筑来说,垂花门还具有“日景影而纳光,吐水疾而溜远”的实用功能。在垂花门中,别管夏天多热,它既通风,采光又好,而且还能乘凉;冬夏季节,可遮蔽雨雪。送亲戚朋友时,在此可驻足片刻,别时交流一番,是留情送客的恰当之地。 垂花门是步入大门之后的第二道门,是内院和外院的分界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就是指垂花门。古代未婚女子不能自由出此门。(文并图/张志勇)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