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专家解读:矮小症诊疗的“门道”与“误区”

近日,知名主持人王小骞公开分享女儿“早早”成功治疗矮小症的经历,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让儿童生长发育问题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了解,“早早”经过一年多的生长激素规范治疗,10岁时身高达到1.44米,并顺利停药。
那么矮小症是什么?关于生长激素治疗的要点有哪些? 正确应对孩子身高发育问题?为帮助家长科学认识矮小症,记者采访到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二科副主任李坤霞,对矮小症相关知识及科学干预要点进行了专业解读。
据李坤霞介绍,矮小症在医学上有明确界定,是指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这类病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包含慢性系统性疾病所致矮小、综合征类矮小以及孤立性矮小等。因此,当怀疑孩子患有矮小症时,医生需要详细询问孩子的病史,进行全面仔细的身体检查,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

关于生长激素治疗的要点有哪些?李坤霞告诉记者,严格用药指征。生长激素属于处方药,家长切不可自行给孩子使用。必须由专业医生综合考量孩子的各项身体指标,评估是否具备使用生长激素的指征,并排除潜在的用药禁忌症后,才能开始治疗。个体化治疗方案。每个孩子的身体情况不同,生长激素的剂量需要根据病因、体重、年龄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反应,进行动态调整。治疗周期也因人而异,通常来说,规范治疗需要持续1至2 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孩子的身高干预效果至关重要。做好风险管控。虽然生长激素治疗在长期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但在治疗期间,定期复诊不可或缺。医生会定期检查孩子的血糖、甲功等指标,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规避潜在风险。明确停药标准。当孩子达到预期身高目标,或骨龄接近闭合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停药。即便停药,也需持续对孩子进行随访,直至青春期结束,确保孩子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都在科学监控之下。
据了解,家长常陷入的误区有只要孩子个子矮,就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李坤霞强调,儿童身高发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个子偏矮并不一定就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这不是使用生长激素的绝对指征。 李坤霞建议家长要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曲线。若发现孩子一年身高增长不足5厘米,或长期明显低于同龄人,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通过规范的检查,明确病因后,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此外,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十分关键。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建议学龄儿童每天睡眠时间为9至11小时;注重均衡营养,尤其要保证蛋白质和钙质的摄入;鼓励孩子进行适度的纵向运动,如跳绳、篮球等;同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减少精神压力,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孩子正常生长发育。
李坤霞提醒,儿童生长发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家长们务必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当发现孩子身高发育异常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责编:张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