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最高支持1000万元!济南“真金白银”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

更新时间:2025-04-29 11:43:00

4月2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24场—市科技局专场,介绍有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为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济南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和100万元支持。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吕家亮介绍,2025年,济南市科技局将聚焦“政策引领、平台支撑、服务保障、金融赋能”四轮驱动,助力高校成果转化。

政策引领方面,今年已出台《济南市深化市校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2025版)》(“新高校二十条”)和《关于支持山东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十条措施(2025版)》。济南拟于近期出台“新高校20条实施细则2025版”,支持高校建设高层次创新团队、支持高校设立服务产业带头人工作室、支持高校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等,通过系统性改革破解“转化难、落地慢”“创新链与产业链相望难相见”等问题。

平台能级提升方面,除了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外,还将推动山东大学深地探测大装置入列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技术源头供给。建立“订单式研发”合作机制,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聚焦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定向攻关,最高支持500万元(企业配套资金不低于50%)。

聚焦优化全链条服务,济南将常态化发布成果与需求清单,计划组织驻济高校院所高价值技术市内转化项目推介会专场10场。为山东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量身定制“十条措施”(包括支持济南晶谷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园区(兴隆山校区)建设),推动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年转化15项以上成果,打造有组织成果转化的标杆平台。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载体,支持建设通用性中试示范基地,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此外,济南还将强化基金赋能,构建成果转化资本运作新机制。比如,发挥银行、基金公司和财投集团等金融机构基金赋能科技成果转化作用,促进高校院所、科技企业高价值技术成果项目市内转化,计划年内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对接会专场10场以上,推动高校院所高价值技术成果市内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同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先投后股”方式落地转化,针对落地项目,重点实施“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股权投资方式,确保“投得精准、跟得及时、退得有序”,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吕家亮表示,市科技局将以更实举措推动高校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