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A股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管理报告

更新时间:2025-04-24 20:10:00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韩迅 孙华秋 陈佳鑫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韩迅、孙华秋、陈佳鑫

编辑|韩迅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资本市场中,并没有专门的“市值管理”概念,国内所说的“市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更接近于海外市场的“价值管理”概念。上市公司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直接体现,也就是市值管理的目标,即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路径可以分为三步,即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经营。

我国A股市场起步较晚,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由于大量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导致大股东并不关注公司市值变化。自2005年股改启动之后,A股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公司市值成为大小股东、管理层和资本市场共同关注的目标,市值管理开始被关注和提及。

2014年,在A股2000点保卫战之际,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国九条”),释放改革红利,鼓励创新发展。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务院发布的第二个“国九条”。随后,2015年,A股再次掀起牛市。

十年之后,即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具体有九大亮点:一是明确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导向;二是发行制度迭代升级;三是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四是加大退市监管力度;五是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六是加强交易监管;七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八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九是加快资本市场法治建设。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表现,规范有序开展市值管理工作,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以更有力的行动举措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要“明确市值管理目标和方向”“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等。

在2025年第一季度,A股市场表现不一,其中上证指数微跌0.48%,深证成指一上涨0.86%,创业板指数下跌1.77%、科创50指数上涨3.42%。

Wind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A股市场共有3188只股票上涨,其中912只股票涨幅超过20%,226只股票涨幅超过50%,57只股票涨幅超过100%,16只股票涨幅超过200%,6只股票涨幅超过300%,涨幅前三名的个股分别为*ST信通(600289.SH)、宏景科技(301396.SZ)、美力科技(300611.SZ),涨幅分别为328.49%、237.64%、221.67%。同时,A股市场共有2194只股票下跌,其中135只股票跌幅超过20%,6只股票跌幅超过50%,跌幅前三名的个股分别为*ST东方(600811.SH)、*ST富润(600070.SH)、*ST普利(300630.SZ),跌幅分别为73.68%、66.09%、63.44%。

就市值变动来看,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市场总市值(剔除2025年第一季度新上市的A股公司)约为99.53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8.68万亿元增长0.85万亿元。

深度剖析2025年第一季度A股市场的市值变化,能够进一步了解投资者对A股的喜好程度,以及各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情况。

因此,时代商业研究院在此推出《A股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管理报告》,向资本市场展示在新“国九条”颁布之后,A股市场的市值管理变动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推动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以及提升公司价值。

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比亚迪,减少最多的是中国移动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工商银行(601398.SH),约为24556.39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ST富润,仅为2.99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比亚迪(002594.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11393.4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223.33亿元增加约3170.13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中国移动(600941.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23152.0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416.91亿元减少约2264.84亿元。

银行:市值增长最多的是招商银行

A股市场的上市银行综合实力强、经营状况稳、治理体系优、分红水平高,是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典型。并且,银行股价和市值表现对A股市场具有“稳定器”“定盘星”作用。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上市银行依旧是工商银行,约为24556.39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银行是苏农银行(603323.SH),约为96.52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招商银行(600036.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10917.6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911.40亿元增加约1006.27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农业银行(601288.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18129.1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689.09亿元减少约559.97亿元。

非银金融:市值减少最多的是中国人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非银”金融上市公司是中国人寿(601628.SH),约为10627.53亿元;市值最小的“非银”金融上市公司是ST亚联(002316.SZ),约为13.60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非银”金融上市公司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国泰君安(601211.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3032.3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60.55亿元增加约1371.76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中国人寿,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10627.5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848.56亿元减少约1221.04亿元。

纺织服饰: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南山智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纺织服饰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华利集团(300979.SZ),约为730.78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夜光明(873527.BJ),约为9.31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南山智尚(300918.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75.9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72亿元增加约38.22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华利集团,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730.7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17.85亿元减少约187.07亿元。

商贸零售:中国中免市值蒸发最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商贸零售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中免(601888.SH),约为1245.45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ST沪科(600608.SH),约为10.23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小商品城(600415.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835.1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35.36亿元增加约99.80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中国中免,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1245.4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86.34亿元减少约140.89亿元。

医药生物:市值最大公司是百济神州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医药生物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百济神州(688235.SH),约为3338.88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ST龙津(002750.SZ),约为15.69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百济神州,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3338.8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28.82亿元增加约1110.05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迈瑞医药(300760.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2837.1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91.73亿元减少约254.61亿元。

食品饮料:茅台市值增加最多,五粮液市值减少最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食品饮料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贵州茅台(600519.SH),约为19609.25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麦趣尔(002719.SZ),约为12.17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贵州茅台,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19609.2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144.45亿元增加约464.79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五粮液(000858.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5098.4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35.80亿元减少约337.31亿元。

农林牧渔:市值最大公司是牧原股份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农林牧渔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牧原股份(002714.SZ),约为2115.73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大禹生物(871970.BJ),约为7.90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乖宝生物(301498.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355.5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3.31亿元增加约42.24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金龙鱼(300999.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1705.6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67.98亿元减少约62.35亿元。

传媒:分众传媒市值超10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传媒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分众传媒(002027.SZ),约为1013.84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龙韵股份(603729.SH),约为13.94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光线传媒(300251.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619.8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6.93亿元增加约342.94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昆仑万维(300418.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424.3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73.88亿元减少约49.51亿元。

社会服务:市值增长最多的是豆神教育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社会服务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锦江酒店(600754.SH),约为285.70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国义招标(831039.BJ),约为14.23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豆神教育(300010.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165.7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8.34亿元增加约37.41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长白山(603099.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88.1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2.32亿元减少约24.13亿元。

美容护理:爱美客是行业最大市值公司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美容护理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爱美客(300896.SZ),约为543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芭薇股份(837023.BJ),约为14.25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锦波生物(832982.BJ),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266.0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3.22亿元增加约82.82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敷尔佳(301371.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136.9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1.19亿元减少约14.28亿元。

轻工制造:匠心家居市值增长,欧派家居市值下降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轻工制造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公牛集团(603195.SH),约为930.48亿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宏裕包材(837174.BJ),约为10.54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匠心家居(301061.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130.4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3.44亿元增加约27.03亿元;市值减少最多的是欧派家居(603833.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约为380.60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19.95亿元减少约39.35亿元。

电力设备:宁德时代市值居首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电力设备上市公司共计378家,其中电网设备企业130家、电池企业105家、光伏设备企业66家、其他电源设备企业28家、风电设备企业25家、电机企业24家,合计市值约为5.67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70万亿元减少362.47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电力设备行业市值前三强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SZ)、国电南瑞(600406.SH)、阳光电源(300274.SZ),市值分别为11137.95亿元、1759.03亿元、1439.02亿元。

378家A股电力设备上市公司中,兆威机电(003021.SZ)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为129.52亿元;宁德时代市值蒸发最多,为575.27亿元。从增减幅度来看,震裕科技(300953.SZ)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为154.4%;沐邦高科(603398.SH)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为42.5%。

家用电器:美的电器市值、增幅双夺冠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家用电器上市公司共计102家,其中家电零部件企业34家、小家电企业22家、照明设备企业14家、黑色家电企业10家、白色家电企业10家、厨卫电器企业9家、其他家电企业3家,合计市值约为2.03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3万亿元增加934.44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家用电器行业市值前三强分别为美的集团(000333.SZ)、海尔智家(600690.SH)、格力电器(000651.SZ),市值分别为6013.38亿元、2565.29亿元、2546.4亿元。

102家A股家用电器上市公司中,美的集团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为254.57亿元;海尔智家市值蒸发最多,为106.03亿元。从增减幅度来看,荣泰健康(603579.SH)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为87.4%;高斯贝尔(002848.SZ)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为26%。

机械设备:行业总市值破4.5万亿元,中国中车市值最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机械设备上市公司共计581家,其中通用设备企业239家、专用设备企业190家、工程机械企业33家、自动化设备企业86家、工程机械企业34家、轨交设备企业32家,合计市值约为4.52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08万亿元增加约4395.4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机械设备行业市值前三强分别为中国中车(601766.SH)、汇川技术(300124.SZ)、三一重工(600031.SH),市值分别为2026.14亿元、1836.9亿元、1616.18亿元。

581家A股机械设备上市公司中,恒立液压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为358.94亿元;中国中车市值蒸发最多,为378.83亿元。从增减幅度来看,长盛轴承(300718.SZ)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为176.6%;万达轴承(920002.BJ)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为64.2%。

基础化工:万华化学领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共计425家,其中化学制品企业176家、塑料企业75家、农化制品企业59家、化学原料企业58家、化学纤维企业24家、橡胶企业21家、非金属材料企业12家,合计市值约为3.41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总市值增加1233.73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础化工行业市值前三强分别为万华化学(600309.SH)、宝丰能源(600989.SH)、盐湖股份(000792.SZ),市值分别为2110.22亿元、1065.54亿元、876.28亿元。

基础化工上市公司中,卫星化学(002648.SZ)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为141.48亿元;宝丰能源市值蒸发最多,为169.4亿元。从增减幅度来看,中毅达(600610.SH)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为123.2%;ST联创(300343.SZ)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为32.4%。

有色金属:紫金矿业市值最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共计138家,其中工业金属企业60家、金属新材料企业28家、小金属企业22家、能源金属企业13家、贵金属企业12家,合计市值约为3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总市值增加3341.72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有色金属行业市值前三强分别为紫金矿业(601899.SH)、洛阳钼业(603993.SH)、中国铝业(601600.SH),市值分别为4815.86亿元、1633.94亿元、1279.81亿元。

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中,紫金矿业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为797.28亿元;天齐锂业(002466.SZ)市值蒸发最多,为43.98亿元。从增减幅度来看,新威凌(871634.BJ)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为82%;华达新材(605158.SH)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为31.6%。

石油石化:广聚能源市值增加最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石油石化上市公司共计49家,其中炼化及贸易企业31家、油服工程企业14家、油气开采企业4家,合计市值约为4.16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59万亿元减少4283.85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石油石化行业市值前三强分别为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海油(600938.SH)、中国石化(600028.SH),市值分别为15044.32亿元、12343.53亿元、6949.43亿元。

49家A股石油石化上市公司中,广聚能源(000096.SZ)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为35.43亿元;中国海油市值蒸发最多,为1682.56亿元。从增减幅度来看,广聚能源(000096.SZ)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为54.73%;国创高新(002377.SZ)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为18.73%。

环保:总市值微增240亿元,尚无千亿级企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环保上市公司共计138家,其中环境治理企业108家、环保设备Ⅱ企业29家、基础建设企业1家,合计市值约为7837.4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593.23亿元增加244.20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环保行业市值前三强分别为伟明环保(603568.SH)、惠城环保(300779.SZ)、重庆水务(601158.SH),市值分别为363.26亿元、282.3亿元、231.36亿元。

138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中,惠城环保(300779.SZ)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为90.97亿元;兴蓉环境(000598.SZ)市值蒸发最多,为24.17亿元。从增减幅度来看,京源环保(688096.SH)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为149.83%;神雾节能(000820.SZ)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为26.42%。

钢铁:杭钢股份市值增加最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钢铁上市公司共计45家,其中普钢企业23家、特钢企业13家、冶钢原料企业9家,合计市值约为8637.5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207.65亿元增加429.92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钢铁行业市值前三强分别为宝钢股份(600019.SH)、包钢股份(600010.SH)、中信特钢(000708.SZ),市值分别为1577.42亿元、810.67亿元、623.32亿元。

45家A股钢铁上市公司中,杭钢股份(600126.SH)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为239.10亿元;包钢股份(600010.SH)市值蒸发最多,为33.87亿元。从增减幅度来看,杭钢股份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为148.12%;宝地矿业(601121.SH)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为14.4%。

煤炭:中国神华龙头地位稳固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共计37家,其中煤炭开采企业30家、焦炭Ⅱ企业7家,合计市值约为1.74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6万亿元减少2167.43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煤炭行业市值前三强分别为中国神华(601088.SH)、陕西煤业(601225.SH)、兖矿能源(600188.SH),市值分别为7619.58亿元、1920.58亿元、1337.31亿元。

37家A股煤炭上市公司中,大有能源(600403.SH)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为26.3亿元;中国神华市值蒸发最多,为1019.26亿元。从增减幅度来看,安源煤业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为50.71%;中煤能源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为17.6%。

公用事业:电力龙头市值回调,凯添燃气飙涨近60%成亮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公用事业上市公司共计134家,其中电力企业103家、燃气Ⅱ企业31家,合计市值约为3.33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45万亿元减少1202.90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用事业行业市值前三强分别为长江电力(600900.SH)、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广核(003816.SZ),市值分别为6804.61亿元、1894.31亿元、1833.10亿元。

134家A股公用事业上市公司中,龙源电力(001289.SZ)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为75.24亿元;长江电力(600900.SH)市值蒸发最多,为425.75亿元。从增减幅度来看,凯添燃气(831010.BJ)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为59.70%;*ST旭蓝(000040.SZ)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为48.4%。

计算机:深信服市值增加最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计算机行业的上市公司共计359家,合计市值约为4.36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06万亿元增加2930.78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计算机行业中,市值最大的是海康威视(002415.SZ),约为2834.59亿元;市值最小的是广道数字(839680.BJ),约为7.73亿元。

计算机行业359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深信服(300454.SZ),约为209.73亿元;市值蒸发最多的是中科曙光(603019.SH),约为87.21亿元。

电子:中芯国际市值最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电子行业的上市公司共计473家,合计市值约为9.04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83万亿元增加2091.86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电子行业中,市值最大的是中芯国际(688981.SH),约为7129.55亿元;市值最小的是ST恒久(002808.SZ),约为8.33亿元。

电子行业473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韦尔股份(603501.SH),约为344.34亿元;市值蒸发最多的是中芯国际,约为416.91亿元。

通信:中国移动市值蒸发超22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通信行业的上市公司共计131家,合计市值约为4.84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01万亿元减少1653.96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通信行业中,市值最大的是中国移动,约为2.32万亿元;市值最小的是*ST九有(600462.SH),约为9.38亿元。

通信行业131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中国电信(601728.SH),约为576.49亿元;市值蒸发最多的是中国移动(600941.SH),约为2272.79亿元。

国防军工:通易航天市值最小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国防军工行业的上市公司共计142家,合计市值约为2.39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2.34万亿元增加521.37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国防军工行业中,市值最大的是中航成飞(302132.SZ),约为1579.30亿元;市值最小的是通易航天(871642.BJ),约为12.47亿元。

国防军工行业137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中航成飞,约为1155.25亿元;市值蒸发最多的是中国船舶(600150.SH),约为244.19亿元。

汽车:比亚迪市值突破1万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共计291家,合计市值约为4.76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23万亿元增加5376.10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汽车行业中,市值最大的是比亚迪(002594.SZ),约为1.14万亿元;市值最小的是奥福环保(688021.SH),约为8.75亿元。

汽车行业291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比亚迪,约为3170.13亿元;市值蒸发最多的是上汽集团(600104.SH),约为575.29亿元。

交通运输:京沪高铁市值蒸发289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交通运输行业的上市公司共计127家,合计市值约为3.23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39万亿元减少1567.50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交通运输行业中,市值最大的是京沪高铁(601816.SH),约为2735.23亿元;市值最小的是华光源海(872351.BJ),约为11.33亿元。

交通运输行业127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顺丰控股(002352.SZ),约为140.97亿元;市值蒸发最多的是京沪高铁,约为289.73亿元。

房地产:保利发展市值居首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共计102家,合计市值约为1.12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9万亿元减少709.26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房地产行业中,市值最大的是保利发展(600048.SH),约为988.76亿元;市值最小的是*ST中迪(000609.SZ),约为7.18亿元。

房地产行业102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滨江集团(002244.SZ),约为56.94亿元;市值蒸发最多的是招商蛇口(001979.SZ),约为96.95亿元。

建筑材料:中国巨石市值增加最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建筑材料行业的上市公司共计73家,合计市值约为7215.5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094.06亿元增加121.49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建筑材料行业中,市值最大的是海螺水泥(600585.SH),约为1287.20亿元;市值最小的是科创新材(833580.BJ),约为9.89亿元。

建筑材料行业73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中国巨石(600176.SH),约为60.45亿元;市值蒸发最多的是北新建材(000786.SZ),约为20.44亿元。

建筑装饰:中国建筑市值蒸发最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建筑装饰行业的上市公司共计164家,合计市值约为1.77万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9万亿元减少1201.67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建筑装饰行业中,市值最大的是中国建筑(601668.SH),约为2173.45亿元;市值最小的是*ST嘉寓(300117.SZ),约为3.08亿元。

建筑装饰行业164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深桑达A(000032.SZ),约为58.83亿元;市值蒸发最多的是中国建筑,约为323.17亿元。

综合:东阳光市值最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综合行业的上市公司共计20家,合计市值约为1114.6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66.17亿元减少51.51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综合行业中,市值最大的是东阳光(600673.SH),约为299.58亿元;市值最小的是*ST富润(600070.SH),约为2.99亿元。

综合行业20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红棉股份(000523.SZ),约为7.89亿元;市值蒸发最多的是东阳光,约为40.69亿元。

结语:引导上市公司从“短期市值博弈”转向“长期价值经营”

展望未来,A股市场的市值管理将进入“制度护航、实践深化”的新阶段。对上市公司而言,需聚焦主业夯实内生增长动能,通过规范信息披露、优化投资者关系、强化创新驱动等路径,将公司内在价值有效转化为市场认同;对监管层而言,需持续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在退市常态化、交易机制优化、投资者保护等领域发力,为市值管理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生态环境;对投资者而言,需进一步树立理性投资理念,在市场波动中识别真正具备价值创造能力的标的,以长期主义视角参与市场建设。

时代商业研究院认为,当政策“顶层设计”与市场“底层实践”形成共振,当价值创造成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共同语言,资本市场定能更好地发挥“晴雨表”与“资源池”功能,助力实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健前行。

《A股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管理报告》的发布,既是对阶段性市场实践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市值管理生态优化的期许——愿更多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为纽带,在创造股东价值的同时,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与繁荣注入持续动能。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