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盎司是什么单位(盎怎么读,盎司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11-22 08:36:18

汉字,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音义和渊源。近日,在欣赏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时,对"盎"字产生了好奇。它究竟该如何读,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个字的奥秘。

一、"盎"字的解释

盛食物的器皿,多指土制的盆

《诗经·小雅·巷伯》:"取彼桑根,缮之砥之,既 盎 既 敦,终 槲 之 栎。"这里的"盎"指的就是盛放食物的器皿。

形容事物丰富饱满

宋代诗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中"零落成泥碾作尘"一句,用"盎"的意象形容梅花凋零后化作春泥,滋养万物,展现了梅花虽败犹荣的品格。

度量衡单位,即盎司

在古代,"盎"是一种容量单位,相当于今天的"品脱"(pint)。据宋代学者丘崇notes记载:"十二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斤十六为一石,石十为一锺,锺十为一,三为一盎。"可见,一盎约合今天的三斗。

二、由"盎"衍生的词汇

盎然

形容事物丰富饱满,充满生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盎然"一词,但"此山中"三字已经充分表达出诗人面对庐山秀美风光时的盎然心情。

盎司

上文提到,盎司原本是一种容量单位。后来,英美等国以16盎司为1磅,并沿用至今。如今,盎司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重量单位,广泛应用于烹饪、药剂、贵金属交易等领域。

三、"盎"字的字形演变

"盎"字最初的字形像一个有盖的食器,符合它的本义。西周金文中的"盎"字,左边为食器,右边为盖。到了小篆,字形变得更加简约,器口上方的盖变成了一横。隶书时期,器盖与器身分离,器身简化为"皿"。楷书时期,器身进一步简化,变成"央"。现代汉字中的"盎",完整地保留了隶书以来的特征。

四、用"盎"字写诗

1.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宋·苏轼《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弟,赠赵景贶、陈履》

2.落叶打尊盎,空山酒自波。——明·张邦奇《冬日杂咏(三首)》

3.园工徇时好,移栽盆盎间。——明·陆容《感寓》

4.陆生学道欠力量,胸次未能和盎盎。——宋·陆游 《饮酒》

5.气盎春午花,味凛秋旭霜。——宋·杨万里 《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其一》

6.山回时复圆,盂盎涵光晶。——明·归有光 《自徐州至吕梁述水势大略》

五、"盎"字的读音

"盎"字读作"àng",属于上声。

六、结语

"盎"字虽然不常见,但在一些古诗词中还是能偶尔看到它的身影。作为一个会意字,它的字形生动地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表音又与实际事物紧密相连。在现代社会,"盎司"作为衡量重量的单位还在广泛使用。

读懂一个"盎"字,就能让我们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也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有一份淡定从容的心境。愿你我都能像"盎"一样,饱满而有滋味,清澈而不浮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