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虫对人有危害吗(涡虫——再生能力惊人)
涡虫大概长2到3厘米,是扁形动物门,生活在水里。有头有身体,是的,它是有脑子的,只不过比较原始,是U型的,并且具有完整的消化系统,但没有肛门。有一对眼睛,但是基本上是看不见的,只是可以感受光线。两侧各有一发达的耳突,这是它的感觉器官,有许多感觉细胞处理味觉和嗅觉。在体表内还分布着许多触觉细胞。
涡虫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超强的再生能力。它的身体两侧对称,其体型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令人惊叹的是,切割的涡虫组织块失去这些特征后仍然能够重新形成这种体型。例如,一条涡虫的两端被切去后,躯干的前部分仍然形成头部,后部分形成尾部;如果从中轴线切开,两部分会重新确立中轴线,各自再生出一条小涡虫。众多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纵切、横切、还是斜切,切割的涡虫片段总能重新调整体型、再生出失去的部分。
涡虫的再生能力十分惊人,即使是小到虫体1/279的涡虫组织仍然能够再生出一个完整个体.这个数字怎么来的呢?美国遗传学家托马斯将涡虫切成了279份,每一份都小于1毫米。结果大部分都长成了新的。这是涡虫切割的最高记录了。这种超强的再生力与其体内具有neoblasts有关,neoblasts是涡虫成体内唯一具有增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的体细胞,也是体内能找到的唯一能分化成神经细胞和生殖系细胞在内的近40种类型细胞的细胞。涡虫的neoblasts主要分布在其皮肌囊下身体两侧的实质组织内,中线附近分布较少,眼点前端和咽外没有分布。
涡虫受到切割刺激后,涡虫表皮内的杆状体(表皮内的一种特化细胞)立即释放内含物,在创伤面形成一层保护性黏膜同时,创伤面肌肉剧烈收缩,使伤口缩小,数小时后即可观察到伤口处增殖活跃的细胞在伤口下面,neoblasts开始聚集,并持续不断地分裂、迁移,形成白色的再生组织,称为"胚基"(blastema),胚基再生出涡虫失去的部分。再生胚基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和neoblasts细胞迁移共同作用的结果。机体不同部位的再生能力和再生速度不同,由前向后,再生速度递减。
再生能力这么强大的涡虫也怕研X射线,究发现,用一定剂量的 X射线辐照虫体便可将涡虫体内的neoblasts 全部杀死。一般认为15 Gy的辐照剂量是最小致死剂量。(这个强度,人是会很快死亡的。)但其实想杀掉它还有更简单的,只要把它拍扁了就可以了。而且周围环境不好的话它也会死。如果在它吃东西的时候把它切开,它的身体里分泌的消化液就会把自己腐蚀掉,把自己烧死。所以在给它做切断实验的时候,要把它先饿一周,保证身体里没有食物的情况之下再把它切断。
说道应对饥饿,涡虫可以说是十分拿手。当食物丰富的时候涡虫生长到最大体长,然而当长时间饥饿的时候,一条长2cm的成体涡虫猥琐到孵化时候的大小(约1mm),一旦获取食物,又恢复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变化的不是它细胞的大小而是细胞的数量。这也是一种再生的方式。
那么你是不是好奇它的寿命究竟有多长?它比水熊虫要厉害一些,跟灯塔水母有点类似,寿命可以是无限的。每当它快要死的时候就把自己切成两段,然后变成两个小的。两个小的又重新生长,长大之后再把自己切断,周而复始。所以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寿命有多长。这其实是它的一种繁殖方式,叫做断裂繁殖。通过断裂自己,把1个变成2个,2个变成4个。除了断裂繁殖之外,它还可以有性繁殖。它是雌雄同体,自己就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产卵。然后卵也可以长成自己。一般来说只要是食物充足,涡虫是会发育出性器官进行有性繁殖的,环境确实很恶劣,本身又饥又饿无性繁殖是首选。
它还有一个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把它切成很多段,然后长出新的之后还会有原来身体的记忆。不但身体完全一样,而且记忆也完全一样。波士顿塔夫斯大学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关于涡虫的记忆的实验。他们训练涡虫忽略实验室内的亮光,使它们在集中注意力下找到食物。这些科学家发现,即使涡虫被斩首,依然记得这个训练。这意味着这些蠕虫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克服光的恐惧找到食物。一旦它们学会这个技能,就被斩首。两周后,也就是大多数涡虫重新长出头来的时候,科研组把这些蠕虫放回培养皿中。这些科学家用视频跟踪技术发现,接受训练的真涡虫比普通真涡虫更快找到被亮光照射的食物。尽管它们在第一次尝试中未能找到食物,但经过一次训练后立即恢复以前学到的技能,将亮光忽略。它们的动作比失去头前没有接受训练的斩首真涡虫快得多。
它身上的宝藏真的很多,人们向往着像它一样可以长生,即使一分为二也可以保持相同的记忆。